律师解读遗产继承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2013-11-09 16:55:44 105
俗话说,亲人之间是血浓于水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为了那点遗产不惜和亲人对簿公堂,遗产继承纠纷案件频频发生,其中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呢? 今天的律师访谈我们邀请到解决此类纠纷的资深专家朱庆升律师为大家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 1、非常欢迎朱
  俗话说,亲人之间是血浓于水的关系,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人为了那点遗产不惜和亲人对簿公堂,遗产继承纠纷案件频频发生,其中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呢?
  
  今天的律师访谈我们邀请到解决此类纠纷的资深专家朱庆升律师为大家解答相关的法律问题。
  
  1、非常欢迎朱庆升律师的到来,本期访谈我们谈一下遗产继承中常见的法律问题,您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遗产继承的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
  
  朱律师: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2、再者,继承权作为一项权利,继承人有放弃的自由。然而,一项放弃继承权的表示,在什么情况下放弃能够被认为有效?
  
  朱律师:
  
  按照我国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应当作出明确表示。这种明确表示应采取何种方式,继承法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7条规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本人承认,或有其他充分证据证明的,也应当认定其有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放弃继承有两种方式:
  
  1、书面方式。这是基本的方式。国为放弃继承是单方法律行为,被放弃的遗产将由其他继承人继承,没有春他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全部放弃或者遗产将由其他继承人继承,没有其他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全部放弃或者丧失继承权的,将按无人继承的遗产收归国家或集体组织所有。
  
  放弃继承用书面方式表达,就更显慎重,而且有利于稳定被放弃的那部分遗产再转移的法律后果。实践中,用书面方式放弃继承,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到公证机关输放弃继承的公证文书;
  
  (2)亲自书写的弃权声明书;
  
  (3)写给其他继承人的有明确的放弃继承意见表示的信件,等等。
  
  2、口头方式。如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分别或者同时向其他继承人口述放弃继承的意见。在诉讼中,继承人向人民法院口头方式表示放弃继承的,要制作笔录,由放弃继承的人签名。
  
  继承权包括两种涵义,其中一种是客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继承开始前,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遗嘱的指定而接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即继承人所具有的继承遗产的权利能力。即享有客观意义上的可能性继承权。
  
  另一种是主观意义上的继承权。它是指当法定的条件(即一定的法律事实)具备时,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留下的遗产已经拥有的事实上的财产权利,即已经属于继承人并给他带来实际财产利益的继承权。这种继承权同继承人的主观意志相联系,不仅可以接受、行使、而且还可以放弃,是具有现实性、财产权的继承权。继承权的实现以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开始。
  
  《继承法》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所以,公民申请办理放弃继承权公证,有很强的时间性,一定要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处理前这段时间提出。过了这段时间,公证处均不予受理。
  
  继承权放弃的效力,是指继承人放弃继承权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实践中,有如下问题需要把握:
  
  1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效力,溯及自继承开始之时。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自继承开始就不为继承,退出继承法律关系。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不仅不承受被继承人生前的债务,也不得继承被继承人生前的财产权利。在此,放弃继承权的人虽不得取得遗产,但不能随着其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的做出而免除一切责任。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占有遗产的,应将遗产交付给其他继承人。在未交付之前,对占有的遗产仍有保管的义务和责任。
  
  2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其后可否撤销其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规定,遗产处理前或在诉讼进行中,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其提出的具体理由,决定是否承认。遗产处理后,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翻悔的,不予承认。也就是说,法院可以决定承认继承人对放弃继承的翻悔。这一点在适用上应当注意,只有在放弃继承权的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情形下(如有重大误解、受欺诈、受胁迫),才可允许其撤销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这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继承法律关系的稳定性,保护其他继承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行为人应当对自己实施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
  
  3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不能取得遗产,其放弃继承权的效力及于晚辈直系血亲,其晚辈直系血亲不能代位继承。
  
  3、另外遗赠扶养协议又是如何签订的?在什么情况下该协议是有效的?
  
  朱律师:
  
  遗赠抚养协议是指受抚养人(公民)和抚养人之间订立的关于抚养人承担受抚养人的生养死葬义务,受抚养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遗赠给抚养人的协议。遗赠抚养协议有两种:一种是公民与公民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另一种是公民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遗赠抚养协议是指遗赠人与抚养人之间为明确相互间遗赠和抚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
  
  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在遗赠方和扶养方双方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凡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不损害公共利益、不违反社会主义道德准则的遗赠扶养协议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必须遵守,切实履行。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解除。
  
  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1、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我国《继承法》第五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在财产继承中如果各种继承方式并存,应首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其次是遗嘱和遗赠,最后才是法定继承。
  
  2、遗赠扶养协议一经签订,双方必须认真遵守协议的各项规定。被扶养人对协议中指明的财产,在其生前可以占有、使用,但不能处分。如果遗赠的财产因此而灭失,扶养人有权要求解除遗赠扶养协议,并要求补偿已经支出的扶养费用。扶养人必须认真履行抚养义务。如果扶养人不尽扶养义务,或者以非法手段谋取被扶养人的财产,经被扶养人的亲属或有关单位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剥夺扶养人的受遗赠权。如果扶养人不认真履行扶养义务,致使被扶养人经常处于生活困难、缺乏照料的情况时,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对遗赠财产的数额给予限制。
  
  3、遗赠扶养协议的执行期限一般较长,在此期间如因一方反悔而使协议解除时,便发生两种法律后果:一是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规定的义务,导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受遗赠的权利。其已支付的扶养费用,一般也不予补偿。二是受扶养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协议,致使协议解除的,则应适当偿还扶养人已支付的扶养费用。
  
  4、遗赠扶养协议签订后,遗赠人与其子女、扶养人与其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此而解除。遗赠人的子女对遗赠人的赡养扶助义务,不因遗赠扶养协议而免除。同时,遗赠人的子女对其遗赠以外的财产也仍享有继承权。扶养人在与遗赠人订立遗赠扶养协议的情况下,由于不发生收养的法律效力,因而对自己的父母仍然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享有互相继承遗产的权利。
  
  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均必须遵守,切实履行。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变更或解除
  
  4、实践中,被继承人的那些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请朱律师为大家解答一下。
  
  朱律师:
  
  根据《继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遗产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遗产是指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公民生存时的个人合法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2、遗产是公民遗留的财产。
  
  3、遗产是公民死亡时尚有的财产。
  
  二、遗产的范围
  
  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的范围是: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家具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抚恤金和生活补助费是不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与公民的人身有关的债权、债务,这类债权债务是以特定人的行为为客体的,与债务人、债权人的人身有密切联系。这些权利义务在债权人死亡时,不能作为遗产。
  
  5、最后,对于遗嘱继承有无时效限制呢?
  
  朱律师:
  
  《继承法》第25条第2款规定: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继承法》第3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也即,如果受遗赠人在法定时间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表示,其继承权就不再受法律保护;如果遗产承受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继承权受到侵害,不在法定期间起诉,就丧失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保护的权利。
  
  中顾法律网-律师访谈: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