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尽职守,从未有愧

2017-02-10 19:29:56 124
观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阿布列林阿布列孜事迹所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的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好久。很想写点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的感人事迹,左想右想却憋不出几行字,我真心觉得我的文字是多么地苍白无力。 四岁的女儿,
  观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阿布列林·阿布列孜事迹所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出发”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的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好久。很想写点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的感人事迹,左想右想却憋不出几行字,我真心觉得我的文字是多么地苍白无力。
  
  四岁的女儿,拿了一个核桃不愿放下,引来父亲一巴掌。如果不问前后,面对这个画面,正常人第一反应应该是“至于嘛,小女孩,让她吃不就好?”如果告诉你这个父亲是个法官,这个核桃是被告拿过来,你又会是什么反应?或许有人会说:“仅仅是一个核桃,再说一个小女孩嘴馋,拿了又怎样?”。这位原则如此之强的父亲就是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对他来说别说是一个核桃,饥饿交迫时当事人给的一块馕也不能要,因为那是当事人的东西,要了便不可收拾了,用他原话来说:“如果今天收了核桃,他说不定明天就送只羊,再后来就送钱,这样我就完了,我就走上犯罪道路了,这是我决不允许的。”他是这么地谨慎,正因如此他坦坦荡荡地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尽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
  
  哈密离兰考约2529.4公里,看似很远的距离,但在阿布列林·阿不力孜看来却很近,因为兰考有他的榜样焦裕禄。誓下“不改变兰考绝不离开、不达目的死不瞑目”的铮铮誓言的焦裕禄,深深触动着他。
  
  在一个冬天的黄昏,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焦裕禄同志望着风雪,心里惦记着群众:住的怎样?吃的烧的有没有困难?这天,风雪刮了一夜,焦裕禄同志的屋里的电灯亮了一夜。第二天黎明。他就把同志们叫起来开会。他说:“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共产党员要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说罢,就领着大家,顶风冒雪出发了。这天,焦裕禄同志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九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但是,却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老大爷感动得热泪盈眶,说:“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还是党好,社会主义好。”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位普通的领导干部,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焦裕禄同志走完了他那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光辉灿烂的一生,与世长辞了。
  
  焦裕禄走了,但他在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心中点燃了一把火,于是1968年5月,他去了兰考,为的就是走一走,看一看,向焦裕禄坟墓献花篮。这一去,他便下定决定,拜焦裕禄为师,以他为榜样,继承和发扬他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一心为民,清正廉洁的精神。
  
  夜深人静时分,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听到门外有人含糊地边说着些什么边使劲儿砸门,阿布列林·阿布列孜仔细一听是他八年前办的一起流氓案的被告喝得烂醉在嚷嚷:“你判了我八年,我没死,我活着出来了,今天来就是找你算账的!”门外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还掺杂着用斧头乱砍的声音。其实我特别好奇阿布列林·阿布列孜当时的心境。他说:“我也害怕”。这样的恐吓不止发生过一次,但他的原则一直没有变过。在恐吓中就算害怕他也要坚守底线,保障司法公平,一直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
  
  看到他的事迹,我很感动,这种感动不只是心头一颤,更多的是就像当初焦裕禄在他心里点燃一把火一样,他也在我心里燃起了一把火。刚走上政法岗位不久的我,甚至都算不上真正的执法干警,但我明确地知道,我很想当一名真正的人民法官。坚毅亦柔情,伟大也平凡,怀揣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情感,用神圣而又公平的法治精神为百姓擎起一片和谐幸福的天空。
  
  有这样一个人,一腔热血,从未改变执法为民的初衷,一身正气,永远担负庄严神圣的使命,无怨无悔,把壮丽和年华给予公平与正义。他心中有团驱散阴霾的火把,甘愿点亮司法公正的明灯。他不为别的,只为能对得起胸前的法徽,只为不让每一个受害人在黑暗中哭泣,只为不让每一个冤屈着的脸庞在痛苦中扭曲,只为让公平之光照进每一个公民的心里。他忠于法律,捍卫天平永不倾斜,守住清廉,昂首天下心美如画。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您是一颗闪耀的星,也正是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我将要追的星!
  
  (文迪力胡马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