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陕煤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煤矿建矿54年,属于煤与瓦斯“双突”矿井,五大灾害俱全、生产环境恶劣,加之设备设施陈旧、系统巷道复杂、职工素质参差不齐,企业的运行负重大、管理难度大。“两年小事故,四年大事故,年年有事故”更像一个“魔咒”。
为了扭转不利局面,2022年5月,该矿矿长张杰以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抓住“责任落实”这一关键环节,将“双重预防”管理机制进一步延申和拓展,创新提出“开工即达标、作业即达标”的“双达标”理念,实现“人-机-环-管”高度统一。实行两年来,创造了井下连续安全生产超过3500天的成绩,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执行标准有依据。“双达标”以落实区队主体责任与部室保安责任为抓手,改善作业环境,提升管理水平。“开工即达标”即确认采掘头面开工前的设计规程是否到位、职工培训是否全面、开口(初采)前对后巷(两顺及工作面)各项隐患是否整改彻底等,否则不准予开工;“作业即达标”即确认安瓦检是否现场监管、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是否执行、现场隐患是否整改、工程质量是否达标等,否则不准予作业。
按照以上执行标准,该矿将“双达标”理念进一步延伸到地面厂、队和经营部室,并按照业务划分、专业特点、岗位流程等全面总结、分析研判,形成4万多字的“双达标”执行标准,包含地面、井下两部分共21项,成为指导职工规范工作的行动指南。
“‘双达标’执行初期,职工对责任和标准不熟悉不明确,我们安排生产部室深入基层区队进行面对面辅导培训,区队利用班前会、安全活动日组织职工学习。同时,带班领导下井随机抽查掌握情况,对抽考不合格的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督促职工学标准、知标准、用标准。”该矿安全监察部部长白振华说。
现场监管有清单。针对职工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对新标准、新工艺掌握程度不一,执行过程有偏差的问题,该矿明确了过程监管的责任和重点内容。
开工前,由综合调度室、安全监察部、生产技术部(标准化办公室)联合验收,安全评估、标准化创建、生产准备三项同时通过验收,分别出具生产准备、安全评估、标准化三份达标验收单,再由安全监察部向综合调度室、区队、安检队、通风区同时发放开工通知单;作业前,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分别对照“作业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清单”,对作业区域的人员管理、设备设施、技术措施、工程质量、安全环境等进行全面自查,立查立改,三人联合签字确认后方可正常作业。
运行中,该矿结合实际对“双达标”不断总结提炼,先后提出安全生产“十严禁”规定,即:顶板敲帮问顶“五严禁”,标准化巷道淤泥、缆线乱挂、矿车无碰头“三严禁”,灾害防治水和无防突牌板“两严禁”,为各级人员进一步落实“双达标”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标准。
智能化采煤队队长邓付奎说,“以前是‘差不多就行’,现在明确了规定和标准,必须达到‘三直一平两畅通’。掘进队前期按照标准化作业,巷道工程质量已经达标,采煤队不用干返工活,有更多时间组织生产。”
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直接影响当班绩效考核和工资。智能化采煤队班组长刘端平就很有发言权。据了解,某次刘端平班组在23302工作面当班工程质量验收不合格,质量验收员扣除45米30架溜子工程量,共计780分,直接影响班组1000多元工资。事后刘端平说,虽然平均每人扣除不到100元,但是大家伙辛辛苦苦干了一个班确实不应当,以后一定按照标准化施工。
过程考核有责任。该矿对各单位、各级管理人员、岗位工在执行“双达标”过程中均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划分,“开工即达标”的监管责任为安全监察部,保安责任为相关部室,主体责任为施工区队;“作业即达标”监管责任为安、瓦检员,排查责任为班组长,主体责任为岗位工,并将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形成“双达标”责任全链条无缝对接。通过精细化监管和严格考核,实现安全工作全员参与、全员考核,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和工作氛围。
同时,该矿时刻关注生产条件变化后执行标准适用情况,通过分析研判、现场写实、经科学论证,及时补充修订,让“双达标”理念切实指导安全生产。
据该矿安全副矿长丁国平介绍,“双达标”理念推行两年来,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轻伤事故2024年同比2022年下降83.3%,尤其习惯性违章和严重“三违”,分别下降了65%和74%,职工从思想源头上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依照标准上岗操作已经固化成行为习惯。
今年5月份,该矿被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三家单位联合命名为2022—2023年度陕西省煤炭安全高效矿井,再次充分印证了“双达标”理念对安全生产的积极促进作用,职工也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红利。(卫宝娜 乔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