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惩戒出实效 “老赖”主动上门履行

2014-12-08 12:25:44 145
你们是怎么回事,咋个(怎么)我的身份证买不了机票?近日,被执行人葛某现身大姚法院,嚣张气焰仍不减。这得问你自己,多年来你转移财产,以外出打工为由躲避执行,现在你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联网系统对你进行信用惩戒。大姚法院执行法官严厉
   “你们是怎么回事,咋个(怎么)我的身份证买不了机票?”近日,被执行人葛某现身大姚法院,嚣张气焰仍不减。“这得问你自己,多年来你转移财产,以外出打工为由躲避执行,现在你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联网系统对你进行信用惩戒。”大姚法院执行法官严厉的告诉葛某。
    3年前,葛某在某建设工程分包中,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了冷某。冷某垫钱完工后,葛某一直未履行执行款。案件经法院判决葛某给付冷某工程承包款3万余元,2011年12月前付清。判决生效后,葛某拒不履行执行款,为了躲避法官,葛某某和执行法官玩了3年“捉迷藏”。被列入失信被执行名单后,葛某却变得主动了起来,于是就有了开头这一幕。
    2013年10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正式施行,明确规定了六种情形应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即:(一)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二)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三)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四)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五)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六)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各级法院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层报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向外界统一公布。同时,通过与公安、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对实行被执行人进行有效的信用惩戒。
    葛某躲避执行3年多,也不进行财产申报,大姚法院按照规定,将其作为失信被执行人上报,迅速起到了威慑效果。葛某从网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在机场购买机票又受阻,受到了不依法履行生效判决的“失信”惩罚。
认识到自己遭受的惩罚都是自作自受的葛某再没了刚来时的嚣张,主动向法官认错,并愿意主动履行执行款,希望摘掉失信被执行人的“帽子”。经执行法官调解,葛某和申请执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一次性履行了执行款。这也是大姚法院多举措狠抓执行工作,力促司法公信取得的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