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将用声音来办案

2019-05-20 13:06:09 96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大大提升了人类探索未知、塑造未来的能力,也给检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智慧检务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也将为美丽陕西提供更优质的司法保障。智慧检务建设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大大提升了人类探索未知、塑造未来的能力,也给检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智慧检务作为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也将为美丽陕西提供更优质的司法保障。智慧检务建设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既是检察工作的新机遇,也是检察工作的新起点,检察机关主动拥抱现代科技,借力智能语音技术应用,助推智慧检务实现新发展。
  
  一、坚持前瞻布局,以“智能语音”探索检察事业新发展
  
  主动对接高新科技企业,精心组织、精细谋划,持续推进智能语音技术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手段引领检察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凝聚共识,高起点定位。检察机关进一步重视智能语音技术在检察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充分认识到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构筑智慧检务体系、提升检察信息化水平的战略工程。
  
  二是强化领导,高标准部署。制定智能语音系统应用全省推进方案和重点部署推进方案,将智能语音系统应用的推进列为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督导落实,通过检企联席会、重点部署推进会等形式确保责任部署到位、任务落实到人。
  
  二、坚持靶向思维,以“智能语音”激活检察发展新动能
  
  智能语音在全省检察机关的应用是推动整个智慧检务工程的引子。在省检察院的部署下,全省各级检察机关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不断创新智慧检务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司法体制改革与现代科技应用融合的新路子,推进“三项应用”,智能语音输入法、智能语音会议系统和讯(询)问笔录系统等三项基础性应用,“语”助检察。
  
  一是智能语音输入法应用。广泛应用在文字材料起草、案件信息填录、法律文书起草、阅卷笔录等办公办案场景。普通话录入,每分钟可达400字,准确率可达98%。特别是通过语音输入、文字编辑功能,大大提高了干警的工作效率。
  
  二是智能语音会议系统应用。目前主要部署于检委会会议室,通过人机互动、智能转写,可实现角色分离、文本分段、重点标记、快速生成会议记录等功能,识别准确率可达90%,真正实现了会议讨论过程全程留痕,摆脱了以往人工记录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缺点,提高了效率,真正实现了科技力到战斗力的转化。
  
  三是智能语音讯(询)问笔录系统应用。主要应用于侦查监督、公诉等部门,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讯(询)问双方语音按照问话笔录格式实时转写成文字,并及时形成规范化的讯(询)问笔录。
  
  三、坚持创新驱动,以“智能语音”助推检察改革新路径
  
  司法体制改革以来,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创新驱动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检察机关应继续坚持以科技强检为导向,以科学技术为驱动,不断探索完善以“智能语音技术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助推智慧检务新发展。
  
  一是拓展智能语音应用领域。在搭建智慧办案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智能语音与公诉等业务结合的发展潜力,打造智能辅助办案新亮点,如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实时翻译系统、语音阅卷示证系统等,真正使该项技术应用到检察办案、办公等多个领域。
  
  二是加快推进智能语音应用与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对接。运用大数据技术,在对案件基本案情进行数据碎片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语音关键词检索,高效、准确提取相应类型的案件,进行分析研判、智能关联,为案件正确处理提供参照,为科学决策和检察官规范办案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推动司法质量、司法效率和司法公信力全面提升。(刘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