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张毅)为推进源头治理,潼关县代字营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三级河长织成一张大网格,覆盖区内所有河、湖、水库,河湖生态整治管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三级治水,织密河湖守护网。制定了生态环境治理专项方案,夯实镇级河(湖)长、(社区)
本网讯(通讯员张毅)为推进源头治理,潼关县代字营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三级“河长”织成一张“大网格”,覆盖区内所有河、湖、水库,河湖生态整治管护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三级治水,织密河湖“守护网”。制定了生态环境治理专项方案,夯实镇级“河(湖)长”、(社区)河(湖)长、警长责任,稳步推进以“河(湖)长制”为“总抓手”的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出台了河(湖)长巡视管理和督查考核办法,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各级责任人巡查管护情况。健全了以水质水量监测、水域岸线管理、河流水库陂塘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河流水库管理与保护“河(湖)长制”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各级责任人进行奖惩,调动了各级“河(湖)长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河流水库陂塘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
“巡诊把脉”,让河湖旧貌换新颜。各级河(湖)长按照职责开展河湖沿线河道水质、岸线治理、畜禽养殖场等常态化的巡视,按照“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原则,及时上报巡查信息。建立了由镇级“河(湖)长”负责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各村(社区)河(湖)长、警长及相关责任部门,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河流水库陂塘保护管理重点难点问题,重大问题报县级河(湖)长协调解决,实现了从最初的“见河长、见机制”到如今的“见行动、见成效”,河湖监管保护不断强化,河湖水质稳步提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湖景象正逐步变为现实。
广泛宣传,形成呵护工作合力。在河(湖)长制工作推进中,该镇在河流水库陂塘显要位置树牌立碑,设置警示标志,设立镇级“河(湖)长”、警长,村级巡管员公示牌,公布河(湖)段范围、姓名职务、职责和联系方式,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通过专题宣传活动、印发宣传资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宣传生态治理、美丽乡村建设、河(湖)长制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建设美丽家园的意识和责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长制”工作的浓厚氛围。
“河(湖)长制”的实施,河湖监管保护不断强化,河湖两岸垃圾少了,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群众生活环境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