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包”协同转作风 网格联动护稳定

2025-09-04 12:33:08 1
自深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角坝镇聚焦干部作风转变、便民服务升级、社会和谐稳定三大目标,创新推行“双包责任制度”,以“精准包联、协同服务”为核心抓手,推动“双包责任制度”覆盖下的镇村干部

自深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角坝镇聚焦干部作风转变、便民服务升级、社会和谐稳定三大目标,创新推行“双包责任制度”,以“精准包联、协同服务”为核心抓手,推动“双包责任制度”覆盖下的镇村干部与网格员深度联动。从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到民生难题的“靶向破解”,从应急保障的“快速响应”到日常帮扶的“暖心守护”,镇村干部包户队伍与网格员队伍形成“补位不缺位、协同更高效”的工作格局,在转作风、优服务、保稳定中构建起镇村干部包户联系、网格员协同服务的群众点对点基层治理体系,为全镇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夯实基础。

一、以“双包”强作风,把牢服务“精准方向”

长角坝镇将“双包责任制度”作为转作风的实践载体,以“转作风、办实事”为导向,推动干部从“办公室”走向“农户家”。以村为单位,明确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具体包联户数,确保服务力量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全镇66名镇村干部通过“双包责任制度”包联975户群众,实现“每户有联系人、每事有跟进人”。镇村干部以“固定包联”建立信任,每周至少1次入户走访,不仅了解家庭生产生活情况,更聚焦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线索,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网格员以“日常巡查”动态补位,排查

片区内作风问题苗头与民生隐患。两者协同让基层服务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既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求落到服务一线,又切实将作风转变成效体现在群众家门口的实事上。

二、“双包网格”共发力,织密稳定“全域防线”

长角坝镇以“双包责任制度”与网格化服务为支撑,在功能、信息、服务上深度融合,将作风转变成效转化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实际效能。

一是功能互补强响应。网格员发挥“人熟、地熟”优势,承担片区日常排查、基础信息采集、政策初步传达职责,重点关注矛盾纠纷、安全隐患、诉求建议等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包户镇村干部;镇村包户干部发挥镇村干部发挥政策熟、资源广优势,入户走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深度解读政策、跟踪事项办理,建立“网格发现-双包响应-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确保稳定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二是信息互通破难题。镇村包户干部针对群众反映的复杂问题(如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升级等),与网格员共同会商研判,结合包户实际制定“一户一策”解决方案,既避免“作风漂浮、推诿扯皮”,又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萌芽。三是服务联动保稳定。针对网格员排查出的婚恋家庭矛盾、特殊群体生活困难等易引发不稳定的问题,包户镇村干部依托“双包责任制度”跟进落实,通过“耐心调解+暖心帮扶”化解矛盾;对于镇村包户干部在工作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政策落实不均衡等),通过镇级统筹,联动民政、水

利、农业、司法等站办所集中攻坚,形成“双包入户解民忧、网格协同保稳定、各有侧重聚合力”的工作体系,切实维护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压实责任转作风,确保服务“落地见效”

长角坝镇将“双包责任制度”与工作成效考核挂钩,明确镇村干部包联责任,以包联户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度、矛盾纠纷化解率等作为主要考评依据,以“硬考核”倒逼干部“沉下身”“办实事”,坚决杜绝“走过场”“摆样子”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镇村干部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安全指数”,通过“定期走访+随时响应”的包户模式,在“听民意、解民忧、保稳定”中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贴心纽带”,与网格员共同筑牢“作风过硬、服务高效、稳定有序”的基础。(长角坝镇 王智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