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破解传统普法 “单向灌输” 难题,今年以来,南郑区司法局跳出“念条文、发手册”的传统普法模式,深入挖掘发展南郑本土法治文化,群众积极创作,把法律知识融进柴米油盐日常里,无论是能听能看的“文艺 + 法治”表演、有故事有解读的“观影 + 普法”专场,还是线上随时学、线下能问的“双线”服务,都把枯燥的法律条文变成了带有“乡土味”的家常话,让法治精神跟着欢声笑语走进社区院落、田间地头。
10月27日,协税司法所借助中共协税镇委员会、协税镇人民政府举办的“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暨“文明乡风月月行”系列活动,创新采用“文艺+法治”双轮驱动模式深度参与主题法治宣传,汉中达聪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曹蓉以“法治护航文明乡风”为核心,用接地气的方言和鲜活案例,向现场群众细致解读赡养义务的法律边界,针对老年群体最关心的“养老钱、养老房、养老安全”三大核心问题,曹蓉律师重点拆解养老诈骗常见套路,切实筑牢养老权益“防护网”。
10月28日,法镇2025年度“文明乡风月月行”暨重阳节“崇德向善・家风传扬”群众文化活动精彩启幕。本次活动以“表彰先进+文艺汇演”为核心形式,既为全镇群众带来了一场充实的精神文化盛宴,更以榜样力量推动家风乡风融合传承,为法镇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活力。活动表彰了群众评选出的“守法讲理人”,法镇司法所携手部分村调委会主任共同带来普法三句半原创节目,“乡土味”的宣传,让原本严肃的法律知识,以 “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的方式 “声” 入人心,真正实现了普法宣传从 “纸上” 到 “心上” 的跨越。
10月29日,胡家营镇通过“演+讲+问”三维联动模式,让法律知识从条文走向生活,真正实现普法宣传“入脑入心”。陕西达聪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余洋以“守好钱袋子,法治护平安”为主题,聚焦农村高频法律需求,围绕民间借贷风险防范、电信诈骗识别等热点问题,用“土话”讲透“硬法理”。建丰村文艺宣传队将法治元素融入传统表演,原创法治快板《趣说彩礼》成为全场焦点,演员用押韵生动的方言,讽刺天价彩礼陋习,倡导“婚事新办”理念,引得观众掌声不断。
11 月 5 日,新集司法所巧借镇文艺汇演契机,开展了“文艺搭台、法治唱戏” 的普法宣传活动。舞台上,新集地方小戏《婆媳和睦家庭美》温情上演,演员们用生活化的台词、鲜活的表演,将家庭矛盾化解与法律常识巧妙融合;快板说唱《高价彩礼要不得》节奏明快,把高价彩礼的法律风险和社会危害说得明明白白,用朴实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法律知识 “看得见、听得到、记得住”。
区司法局联合区农村电影服务中心开展“法治电影村村行”活动,组建15支放映小分队,分赴全区316个村(社区)开展法治电影放映,精选了法治题材电影及宪法宣传、民法典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禁毒宣传、反邪教宣传、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等多方面的法治宣传片,观影间隙开展法治互动问答,群众踊跃参与,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与记忆。本次主题放映活动从8月21日启动至11月10日结束,历时两个多月,共在全区开展法治宣传电影放映632场次,观影群众达4万余人次,发放印有法治元素的塑料盆、毛巾、围裙等“法治大礼包”以及民法典、法律援助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宣传彩页5000余份。
“线上 + 线下”,让普法服务 “广” 起来
线上,依托“法治南郑”微信公众号,区、镇、村三级学法用法工作群,围绕禁毒、反邪教、国家安全、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民营经济促进法、法治宣传教育法,推送法律解读、普法短视频、典型案例分析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开设【律师说法】专栏,定期发布原创普法短视频。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60余篇,原创视频8期。线下,组织区级“八五”普法宣讲团、“八五”普法骨干队伍、区级普法小分队、乡村“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六位一体的法治宣传力量,通过院坝会、“法律赶集”、“入户送法”、法律咨询、“百场普法基层行”、“法律九进”等活动,针对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未成年人保护、劳动用工、民营经济促进法等热点问题,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实现 “线上” 便捷学、“线下” 精准帮的普法服务闭环。
下一步,南郑区司法局将持续优化普法载体、丰富普法内容,不断探索普法新模式,通过 “文艺润法、光影释法、双线传法” 的多元路径,让法治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让法治精神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与自觉遵循。(陈雪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