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延伸检察履职 筑牢生态保护法治屏障

2025-11-27 10:10:05 1
为筑牢生态安全法治屏障,切实守护野生动物资源,近日,王益区检察院对一起非法狩猎案提起公诉,以“庭审公诉+观摩监督+现场普法”的形式,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生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敲响保护生态环境、守

1764209586275

为筑牢生态安全法治屏障,切实守护野生动物资源,近日,王益区检察院对一起非法狩猎案提起公诉,以“庭审公诉+观摩监督+现场普法”的形式,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生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敲响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生物多样性的法治警钟。

从“非法猎獾”到“当庭悔罪”:一堂深刻的生态法治公开课。2025年6月,邢某某在未取得狩猎证的情况下为炼制獾油在禁猎期布设禁用工具猎夹非法捕猎3只亚洲狗獾,经鉴定,查获的亚洲狗獾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系“三有”保护动物。庭审中,公诉人出示物证、书证、鉴定意见、现场勘验笔录等证据,清晰阐明了非法狩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危害以及非法捕猎的法律责任,被告人当庭认罪悔罪,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违法性与危害性,区法院依法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并当庭宣判。

从“庭审观摩”到“监督共鸣”:一场阳光司法的生动实践。为深化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该院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乡镇街道办代表等十余人全程旁听观摩。旁听人员仔细聆听、详细记录、直观感受检察机关指控犯罪、维护生态正义的履职担当。一位人大代表表示:“公诉人既展现了严谨专业的办案素养,又通过个案办理传递生态保护的法治理念,这种“以案释法”的形式,让法律条文变得可知可感,极具社会意义。

从“案结事了”到“普法延伸”:一次法治精神的能动传递。法槌声落,普法未止,一场围绕本案展开的“现场普法会”随即展开,检察官向旁听人员发放了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手册等普法资料,结合案件细节讲解非法狩猎的立案标准、法律后果。“原来捕猎几只野生动物也会触犯刑法,以后不仅自己要严守法律底线,还要提醒身边人爱护野生动物!”现场旁听人员纷纷表示,通过庭审观摩和普法讲解,对生态保护的法律边界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从“严惩犯罪”到“系统治理”:一幅生态检察的履职图景。个案审结并非终点,社会治理才是关键,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区检察院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以检察履职依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类犯罪,深化“办理一案、教育一片、治理一域”的司法成效,将普法宣传融入案件办理全过程,通过制发高质量检察建议堵漏洞、深化行刑衔接机制聚合力,推动形成“执法司法协同、社会公众参与”的生态保护共治格局。(张晓荣)